1. <nobr id="lupj8"></nobr>

      1. 語言,是起點,也是終點

        2022-07-23 15:07胡曉燕
        語文世界(教師版) 2022年6期
        關鍵詞:表達力教者詞人

        胡曉燕

        語言是想象力的出發點,語言也是想象力的目的地。學生掌握語言,提升語言能力有多種方式,想象并不是唯一的通道,但想象是非常吻合兒童心理特點而且利于提高學習語言效率的途徑。語言與想象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孤立的,是不可分割的,要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語言,就必須加強想象力與表達力的培養。

        語言啟發了想象,經過想象再進行表達的“語言”又進一步得到了豐富。前一個“語言”泛指固有的教材、文本等閱讀材料上的文字,后一個“語言”是經過學生思考、內化、加工、修正、糅合了自己思想才形成的言語。

        語言是起點,也是終點,抵達的路徑是想象。兒童天生想象力豐富,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抓住想象這一形式,就抓住了學生學習的“胃”。伴隨著想象的學習不僅生動有趣,而且會一路引領著兒童向深處、高處攀登。不過,兒童的想象力雖然豐富,也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。反過來說,不管兒童的想象多么完美,如果不憑借語言表達出來,別人無法感知,無法與表述者產生共鳴,也就無法表示認同。所以,語言文字與想象是和諧共生的。在此基礎上,想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橋梁,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,常常憑借文本中的語言文字進行豐富的想象,想象作者筆下的景、人、事、情……想象的一切經過大腦的運轉、思維的再加工,又形成新的鮮活的文字。

        想象能幫助“語言”從起點到達終點嗎?如果能,那么它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?下面,筆者結合《清平樂·村居》教學案例詳加描述。

        【教學片段一】

        師:雖然詩詞語言非常簡練,但是只要善于抓住關鍵詞句,就足以激發我們的想象?,F在你們頭腦中形成的畫面一定是豐富的、生動的,能把你想象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嗎?

        生:在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”這句中,詞人用了兩個“青”,可見小草非常綠,還有小茅屋,讓人很喜歡。

        生:茅草還散發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,在陽光映照下,光亮光亮的。

        …………

        師:你們剛剛結合詩詞中的關鍵詞句想象的都是詞人看到的景,大家還能想象一下白發老爺爺和老奶奶在說什么、做什么嗎?

        生:“醉里吳音相媚好”這句詞說老爺爺和老奶奶都帶著些醉意了。

        生:我想象的畫面是,老爺爺、老奶奶他們正在親熱地交談呢。

        這個教學片段是教者在帶領學生基本疏通詞意之后,引導學生就詞描寫的畫面展開的想象。想象的對象主要是詩詞顯性描述的景、人、事物?!懊╅?、青青草、相媚好……”這些關鍵字詞輸入學生大腦后,生動的文字啟動了學生的想象力,當文字重新輸出時,表達力又得到了提升。在此過程中,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想象,初步體會詞人看到眼前景、身邊人之樣態產生的愉悅的心情,為下一教學板塊帶領學生體會詞人的憂,前后造成情感沖突,從而深刻體會詞人憂國憂民的情懷,完整地感受整首詞背后的思想感情作了鋪墊,落實了本單元“抓住關鍵詞句,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”的語文要素。

        【教學片段二】

        師:同學們,有沒有讀出作者看到這幅畫面后的心情呢?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,你會用哪個字呢?

        生:我想用“喜”字。

        師:可是,你們知道此刻詞人的家鄉,是什么景象嗎?請大家取出拓展資料,讀完后,相信你們會有更多感受。

        生:我仿佛能看見金兵在四處殺害老百姓,焚燒他們的房屋。

        生:老百姓在四處逃亡,一個年邁的老爺爺因為躲閃不及,摔了個踉蹌。

        師:到處是滿目瘡痍,耳畔只能聽見什么?

        生:聽見金兵殘忍地喊打喊殺的聲音。

        生:聽見年幼的孩童與爹娘失散后在哭喊的求救聲。

        師:到處是人喊馬嘶,到處是哭爹喊娘的痛苦聲。小草雖然普通,茅屋雖然破舊,但卻給人什么感覺?

        生(相繼回答):溫暖、和諧、寧靜。

        師:所以,詞人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呢?

        生:希望天下百姓都能過上這樣寧靜、安定的生活。

        這個教學片段中,教者通過資料拓展的方式引領學生對詩詞進行深度把握。古詩詞創作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相隔久遠,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常是隱含的,不借助拓展資料,學生看到的就可能局限在詩詞的表面。之前的想象與表達都囿于村居生活氣象:清清的小溪、恩愛的翁媼、頑皮的孩童……一派祥和清明。而此時此刻的表達,才是真正走進了詞人的內心深處。借助拓展資料,學生讀懂了眼前令詞人歡喜的情景也許正刺痛了詞人的每一根神經,也更激發了詞人滿腔熱血的情懷?!拔曳路鹉芸匆娊鸨谒奶帤⒑习傩?,焚燒他們的房屋?!边@樣的想象與表達基于文本,但又超越了文本。

        既然語言與想象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孤立的,是不可分割的,要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語言,就要培養想象力與表達力,做到多管齊下。

        1.給予想象自由,尊重個性表達

        自由是學生想象和個性表達的基礎。正如蕭紅在《祖父的園子》里描述的那樣,“一切都活了,要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要怎么樣,就怎么樣,都是自由的……”。課堂教學也應該創造自由的場,學生想怎么想就怎么想,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。古詩詞給學生想象的余地更大,那就放開手,讓學生充分地想,盡情地想,只有想得酣暢,才能說得痛快。

        2.提供想象平臺,激活表達形式

       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思維發展,還可以實現想象力的提升。在學生閱讀積累的同時,教者要給學生搭建各種各樣的平臺,讓學生的思想得以綻放,想象力得以彰顯,借此提高學生的表達力。比如發揮想象力續編故事、講故事;根據想象創作劇本、演劇本;放飛想象創作詩歌、詩朗誦……讓學生讀在其中,思在其中,表達在其中,也樂在其中。

        3.拓展想象空間,提升表達能力

        閱讀教學研究表明,小學生言語能力的發展依托于大量的閱讀與積累。學生學習文字后,內化得多,積淀得多,表達自然更準確、貼切,逐漸形成有話可說、有話想說的心理需求。所以,教者應根據需要,適當提供補充資料,開闊學生的視野,拓寬學生的眼界。學生在有了豐富的文字材料支撐后,思維更開闊,想象更豐富生動,實現“語言”質的飛躍。

        作者簡介:江蘇省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小學語文教師。

        猜你喜歡
        表達力教者詞人
        小學數學運用信息化教學的途徑
        表達力的多元設計與實踐探索——臺北市南湖高級中學語文組“寫∞手”教學活動探析
        孤館寒窗夜無寐
        也談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
        林逋梅妻鶴子
        語文教育表達力的理論構建與實踐
        詞人的風骨
        《天凈沙.秋思》的審美魅力
       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
        抗日性艳史电影,欧洲50岁60岁70岁80岁,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

        1. <nobr id="lupj8"></nobr>